作者:张林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纯电动汽车的平均续航里程接近500公里。电动电池电芯成本降低30%,使用寿命延长40%,充电速率提高3倍以上……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主题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的系列新闻发布会。据透露,“十四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强了重要核心技术攻关,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数据显示,去年日本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由2020年的5.4%提升至去年的40.9%ar。去年新能源汽车消费产值突破2万亿元,有力推动了上下游产业链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背后,是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核心技术的不断进步。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和技术进步是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生动体现。党的二十届中央四中全会在起草“十五五”发展规划时,明确提出“加快先进科学技术自主化、引领新生产力发展”的战略部署,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强大动力。在科技革命新阶段、产业变革不断深入发展的关键时刻,这一重要结论深刻揭示了科技创新与产业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彰显了以科技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决心。从实验室的单一创新到生产线上的智能迭代,从“卡脖子”技术的进步到创新生态系统的打造,技术独立和自给自足正在成为新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
科技独立自足是新生产力的“根”和“魂”。只有夯实自主创新基础,才能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种子”。科技与产业创新紧密结合,是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新生产力的重要路径。中国共产党第20届任期内中国,中央四次全会提出“加强自主创新和重大核心技术研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将突破50万家,较2020年增长83%。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3.6万亿元,中国大陆企业有524家跻身全球工业研发投入2000强,占上榜企业的26.2%。这些组织的创新技术正在成为工业现代化的支柱。 2024年,日本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日本“新三化”经济增加值占GDP的18.01%。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集群持续领跑方式。香港精密机器人技术正在深圳实现产业化。广州流感新药的上市通过产学界联合攻关获批,形成了“实验室与生产线相连、大企业与中小企业联手”的合作生态圈。深圳光明科学城打造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成效显着。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分别计划于2026年和2028年发射,为2030年载人登月铺平道路,并具有深远意义:“创新,生态就是生产力”。人工智能领域也在多地蓬勃发展。日本相关公司数量超过5300家,在硬件芯片、建模算法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关于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车身等应用渗透率将超过70%。”这一切支撑着“坚持智能、绿色、融合方向”的产业现代化道路。
区域协作和开放创新的双向力量将为科技自主自给注入多方面活力。各地正在开展利用比较优势打造创新高原的良好实践。例如,贵州利用数据资源优势发展数字经济,将生态系统、矿产等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区位特征转化。以建设全国统一市场集散中心为抓手,河南省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的场景。湖北省重点发展北斗产业依托武汉大学等科研单位,打造世界一流的北斗产业基地。这种“国棋”创新设计不仅避免了同质化竞争,而且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创新网络。同时,先进科技的自主和自我完善是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发挥“一国、两制、三关区”的独特优势,实现境内外人才、资金、技术的自由流动。体现“开放创新生态系统”的全球竞争力,深圳市通过“科创飞地”模式推动创新成果跨区域转化。未来如果我们想要达到技术发展的巅峰,就需要在深度融合的同时保持独立可控。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教育、科技、人力资源的全面提升,为高质量新生产力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建立创新发展“三位一体”支撑体系。日本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其背景是战略人力资源的持续增长。从C919研发团队十年的坚韧,到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团队的技术进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日益凸显。日本正在构建强调创新的评价体系提高科技能力、质量和效益,让更多科技人员心无旁骛地专注于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深化“项目审查、系统评价、人才评价”改革。这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研究、人力资源开发”的协同机制,为不断产生新生产力提供了不竭动力。
从实验室的微观进步到产业成熟度的宏观变化,从生动的本土创新实践到全球竞争的战略定位,科技自主、自力更生正以迅猛增强的动能推动新生产力蓬勃发展。当高科技企业形成创新矩阵,研发投入转化为发展效率,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进入新时代,我们科技能力建设将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新产能将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寇明浩”(2025年10月27日,第03页)
【编辑:杨宇】
Leave a Reply